
我在今年二月末的时候趁着国补入手了一台小米平板6s Pro,体验非常好,游戏不卡,还有所谓的”PC引擎”,但是当我入手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,只是将这个板子当成了一个”大号能打音游的手机”。
为什么?
小米pad6s Pro的不足
你很难想象 HyperOS 2 for pad 竟然没有”上下分屏”的操作,你只能进行左右分屏,这也就意味着你完全不能有一个比较舒服的手写体验。我理想中的手写体验应该是”上面看网课,下面记笔记”,而不是”视频变成小窗,小窗占据了我笔记软件的功能栏,导致我非常不方便记笔记”。
我对于所谓的”系统流畅度”完全不在意,HyperOS 在我看来虽不至于”丝滑”,但也属于流畅的 UI。只要你能把功能性做好,也能弥补回来。但是小米平板在我看来似乎就不是小米的重心,软件层面似乎落后了许多(和 OneUI 比)。
更糟糕的是手写笔,手写笔的压感很好,但是”戳玻璃”的手感真的一言难尽(我高中的时候用过 iPad Air,高考完就出了,但其实 Apple Pencil 手感也不是很好)。
最后一个不算缺点,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,那就是我完全用不到骁龙8 Gen2的性能。我本就是因为 M 系列处理器性能过剩卖掉的 iPad Air,换的6s Pro,但是我似乎又发现这个板子的性能对我来说还是过剩,因为我只需要一个平板能做到最基础的几件事情就好:那就是”手写”、“阅读”与”观影”,要是能打音游就更好了。
所以我选择了——
Samsung Galaxy Tab S8+
首先我不是星粉,我会尽量保持客观地评价这个平板。
这个板子是我在闲鱼上1800元入的,送壳膜笔和非官方键盘,感觉还不错,还是美版的,也不用我费心刷机了。
当我第一次用这只笔在三星笔记上面书写的时候,我真的震惊了——为什么我没有更早地遇见 Tab S 系列?!书写手感真的很棒,即使我没有使用”类纸膜”也不会有”我在敲玻璃”的感觉,真的很丝滑,感觉值回票价了。
我买的是128GB内存+32GB存储卡扩展,所以我没有装很多软件,只装了出国常用的几个真正小而美的软件。但是纵使这样,在我大部分时候回到主页面的时候还是会质疑”为什么会这么卡…”,没错,这个板子用的是骁龙8 Gen1,虽不如888但也是个火龙,疑似三星对这个芯片降频了。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的,可以不流畅,但是基础功能一定要做好。那么,它的基础功能真的做好了吗?
基础功能
联动
我没有三星手机,但是我的日用机是 OnePlus 12 国际版,主要使用 Google 生态的产品,而恰好这个板子是美版,里面的”消息”软件也使用的是 Google 套件,也就是说,只要我绑定了同一个 Google 账号,我就可以进行消息之间的同步,这真的很爽 感谢谷圣开源XD。
我主要使用的联动功能就是 Google 自带的”快速分享”了,也能快速地和我的手机(甚至 Linux 电脑!)进行文件分享。这真的很好用。
DeX模式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常使用 DeX 模式,我是使用了几天之后,才知道它的最佳用途:也就是平板查阅资料的时候,你可以多开很多个 Chrome 窗口和笔记软件,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传递。不过随着 Android 16 Linux 终端的发布,似乎 DeX 的未来会变得更加明朗,比如 DeX 跑 Linux 软件什么的。
以上就是我觉得用得比较好的地方了。
总结——你真的需要一个性能非常高的平板吗?
如果这个标题放在半年前问我,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”是的,我需要最强的性能,哪怕用不上”。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,我发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再强的性能也比不过”真正满足需求”。
如果你是重度游戏玩家,那么性能当然很重要,毕竟性能就是你的核心需求。但如果你和我一样,主要用平板来记笔记、看视频、阅读文档,那么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是那个跑分几十万的处理器,还是一支好用的手写笔?是炫目的游戏画面,还是舒适的分屏体验?
答案其实很简单:找到你的真实需求,然后选择最匹配的产品。
不要被营销话术牵着鼻子走,不要被跑分数字迷惑双眼。有时候,一台”过时”的平板可能比最新旗舰更适合你。消费主义的陷阱就在于让你相信”更贵=更好=更适合”,但实际上,最适合你的,才是最好的。
毕竟,工具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,而不是炫耀参数。